当前位置:首页>莞聚头条>正文

37次想你

时间:2025-09-23作者:东莞新闻网阅读:4分类:莞聚头条

  昨夜的首映礼散场后,不少观众眼眶微红,手中攥着并未完全使用的纸巾。由新锐导演林玮执导,吕晓霖、谭泉主演的爱情电影《37次想你》正式登陆全国院线。这部此前已在部分城市点映中积累了大量口碑的作品,以其独特的叙事结构和对记忆与爱情本质的深刻探讨,在初冬时节,为影市注入了一股温暖而复杂的情感暖流。它并非一味甜蜜,而是在甜蜜中掺杂着苦涩与追问,试图叩响每位观者关于“选择”与“遗忘”的心灵之门。

  影片的核心情节围绕一对恋人展开。女主角韩晓曦(吕晓霖 饰)因一场意外,患上了一种奇特的“选择性遗忘症”,她关于男友路岩(谭泉 饰)的记忆,每天醒来都会重置归零,如同电脑硬盘被格式化了特定分区。于是,路岩面临着一个近乎荒谬又无比深情的挑战:在有限的时间内,让心爱的女孩一次又一次重新爱上自己。这37次的重启,并非简单的重复,而是37种不同的爱情切入角度,是37场精心策划却又充满不确定性的邂逅。

  导演林玮在映后交流中阐述了他的创作初衷:“我们想探讨的,不仅仅是爱情中的坚守,更是一个哲学性的问题:如果记忆消失,爱是否依然存在?当剥离了共同的经历、争吵与甜蜜的细节,那份吸引的本质是什么?路岩的每一次‘重新追求’,都是一次对爱情核心的提炼和验证。” 这种设定,打破了传统爱情片依赖时间积累和事件堆砌来证明爱情深度的模式,转而向内挖掘情感最初的动力与纯粹的形式。

  吕晓霖的表演堪称影片一大亮点。她需要精准诠释出同一个人物在“初次见面”、“逐渐心动”、“隐约熟悉”以及最终“记忆碎片涌现”等不同状态下的细微差别。每一次的“重新开始”,韩晓霖的眼神里都既有陌生人的疏离戒备,又潜藏着某种她自己都无法解释的熟悉感与悸动。这种复杂层次的演绎,让角色避免了单薄,变得真实可感。而谭泉则成功塑造了一个兼具执着与脆弱感的男性形象。他的路岩,不仅是深情的守护者,更是一个在希望与失望间不断循环的普通人,他的疲惫、怀疑、偶尔的崩溃,与他的不懈坚持同样动人,使得这份爱情显得更为厚重和可信。

  电影在视听语言上也颇具匠心。色彩的运用跟随人物情绪和记忆状态巧妙变化——记忆清晰时画面温暖明亮,遗忘发生后则带有清冷的滤镜感。关键道具,如一枚旧书签、一首反复出现的旋律,成为连接碎片化记忆的线索,也在观众心中埋下期待与悬念。影片并未滥用煽情配乐,而是在关键时刻留白,用静默来放大人物内心的波澜,这种克制反而收获了更强烈的情感共鸣。

  值得注意的是,《37次想你》在浪漫的外壳下,包裹着对现代人情感模式的观察。在一个信息爆炸、关系速食的时代,“遗忘”似乎成为一种常态,而“耐心”与“重复”则显得尤为珍贵。路岩的37次努力,像是一个关于爱情本质的寓言:爱或许不是永不遗忘,而是即便遗忘,我也愿意一次次奔向你,重新认识你,再次爱上你。这种理念,在点映期间引发了众多年轻观众的深度共鸣。一位观众在社交平台上写道:“它让我想起,爱情最动人的部分,可能不是热恋时的轰轰烈烈,而是在平淡甚至困境中,那份选择‘再来一次’的勇气。”

  影评人李静认为,这部电影的成功在于它超越了类型片的框架。“它当然是一部爱情片,但它更是一部关于记忆、身份与选择的电影。它迫使观众去思考,如果没有了记忆,我们是谁?我们的关系又建立在什么之上?《37次想你》提供了一种温暖的假设,但也不回避其中的艰难与残酷,这种平衡感很难得。”

  随着电影正式公映,关于爱情与记忆的讨论势必将继续延烧。在这个冬天,《37次想你》或许不能提供一份关于爱情的标准答案,但它无疑将成为一面镜子,让每一对走进影院的恋人,都能在其中照见属于自己的情感模样,思考那份在遗忘与铭记之间,愿意重复多少次的真心。正如路岩在片中的独白:“我记得就够了,我的记忆,够我们两个人用。”这或许就是影片试图传递的,在最不确定的世界里,最为确定的某种温柔信念。

上一篇:45周年

下一篇:上海之夜

相关文章:

1.4等2025-09-23

2.三生三世十里桃花2025-09-23

3.37次想你2025-09-23

4.三生2025-09-23

5.48小时2025-09-23

6.三只猴子2025-09-23

7.三人行(粤语版)2025-09-23

8.三傻西行记2025-09-23